彼得林奇的传奇一生 彼得林奇的主要成就

彼得林奇

彼得林奇的简历
1944年1月19日出生。
10岁,审计师的父亲死于脑癌,家庭失去收入,母亲只得去工厂上班。
1955年,11岁,在高尔夫球场当球童勤工俭学。(认识了当时富达基金的总裁沙利文)
1963年,19岁,大学(波士顿大学)二年级,买入第一只股票“飞虎航空”。
1965,大学最后一年,向富达基金申请暑期工(富达基金的总裁推荐),1966年5月-9月在富达基金实习,当调研员,研究报纸和出版业。
1966年,22岁,在沃顿商学院读研究生。
1967-1969年,研究生上完二年级,开始服兵役。(越南战争最猛烈的时期,不过林奇幸运的在韩国服兵役)。
1968年5月11日,24岁,服军役期间和研究生同学结婚。
1969年,服完军役,25岁,成为富达基金公司正式员工(证券分析师)。
1974年6月,30岁,研究部助理提升为研究部经理。
1977年5月,33岁,掌管麦哲伦基金,接手时,大盘指数900点,基金规模2000万美元,组合持仓40只股票。
1988年,麦哲伦基金资产规模到达90亿美元,1400只股票。
1989年,《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》初版。
1990年5月,46岁退休,彼得林奇离开麦哲伦基金。基金规模140亿美元,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,13年复合年化收益率29%,总投资收益率29倍。(本条数据引自刘建伟翻译的中文版译者序),同期指数从900点上涨到2700点,上涨了2倍。
彼得林奇的传奇人生
彼得·林奇(Peter Lynch)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和基金经理。他曾是富达(Fidelity)基金公司副主席,富达基金托管人董事会成员之一。
1944年1月19日,彼得·林奇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富裕的家庭。彼得·林奇的父亲曾经是波士顿学院(BOSTON COLLEGE)的一个数学教授,后来放弃教职,成为约翰·汉考克公司的高级审计师。可是不幸的是,在彼得·林奇10岁那年,他父亲因病去世,全家的生活开始陷入困境。为了省钱,家人开始节衣缩食,彼得·林奇也从私立学校转到了公立学校,而且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。11岁的他在高尔夫球场找了份球童的工作,这份工作一直持续到彼得·林奇大学时期,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。
从高尔夫俱乐部球员口中,他接受了股票市场的早期教育,接触了不同的证券投资观点。大学期间,彼得·林奇除了修习必修课外,没有选修更多的有关自然科学、数学和财会等课程,而是重点学习历史学、心理学、政治学等课程。此外,他还学习了玄学、认识论、逻辑、宗教和古希腊哲学。还没有真正涉足商海之时,林奇就已经意识到,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,而不是一门科学,历史和哲学在投资决策时显然比统计学和数学更有用。
彼得·林奇在波士顿学院上四年级时,彼得·林奇成为富达基金公司总裁沙利文先生的球童,沙利文球打得一般,但小费慷慨,还乐于助人。富达基金公司是投资界的圣殿,在沙利文的推荐下,彼得·林奇来到世界最大的富达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做暑假实习生。彼得·林奇说“能够进入富达基金实习,并且能在蔡至勇(Gerry Tsai,管理过著名的“go-go fund”富达资本)原来的办公室中工作让我内心激动万分(当时蔡至勇已经去纽约接管曼哈顿基金)……”一个球童的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在富达基金公司实习一段时间后,彼得·林奇回到沃顿商学院读研。沃顿商学院所学课程本应能够有助投资成功,但在他看来只能导致投资失败,让他对书本上的理论产生了怀疑,教授们的理论在真正的市场中,几乎全线崩溃,这种信念促使了彼得·林奇特别注重实际调研的作用。
1969年彼得·林奇进入富达基金工作,1977-1990年彼得·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13年。就在这短短的13年,彼得·林奇创造了一个奇迹和神话: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由2000万美元增加到140亿美元,基金持有人超过100万人,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。麦哲伦的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,13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%,期间投资收益率高达29倍!由于资产规模巨大,林奇13年间买过15000多只股票,其中很多股票还买过多次,赢得了“不管什么股票都喜欢”的名声。
也就在他最颠峰的时刻,彼得·林奇选择了退休。其原因很简单:“···尽管我乐于从事这份工作,但是我同时也失去了呆在家里,看着孩子们成长的机会。孩子们长的真快,一周一个样。几乎每个周末都需要她们向我自我介绍,我才能认出她们来···”失去了亲情,得了世界又如何?
彼得·林奇的杰出表现被《时代》杂志评为“全球最佳基金经理”,成为“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”。
彼得林奇13年的投资收益率战胜了巴菲特,但巴菲特至今活跃在投资一线。

彼得林奇的三本书
彼得林奇的三本书
《成功投资》是彼得林奇的第一本书,在这一本书中将自己的投资理念进行全面以及系统性的论述;《战胜华尔街》是第二本书,是在前一本书的基础之上进行展开,将其中一些内容进行深化理解;《教你理财》则是最后一本,也是封笔制作,股市只占其中一部分,主要讲述的内容也和前两本不同。从难易程度上讲,最后一本书是一本普及型的教材投资入门教材;第一本书是讲述的方法论;中间一本讲述的是投资策略,涉及的是实战操作案例。
总的来说,彼得林奇的三本书都是属于价值投资派系,整体的核心还是在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买入,而在企业基本面出现走坏的时候卖出。不过因为彼得林奇是基金经理,需要面对基民的赎回以及持仓比例的限制等,在进行交易的时候策略上有所变通,在早期的时候更注重小盘成长股、到后期则是更为注重重仓大盘蓝筹股甚至是操作周期股。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