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消息刷屏,A股港股均迎来大幅上涨。细心的投资者注意到,本次会议关于资本市场的表述减少了,但要点却更具体了。
会议提及资本市场共41字,即“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,提高上市公司质量,健全退出机制,稳步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”。其中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”是多次会议必提的;而“健全退出机制”、“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”则成了明年股市的主攻方向。
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包括发行、上市、交易、退市以及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等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什么独独将“退市机制”拎出来?还专门提到“创业板、新三板改革”?
在笔者看来,“退出机制”与“创业板、新三板改革”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,而核心则是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”。
三十而立,明年是中国股市的而立之年。然而,不客气地说,A股近四千家上市公司中,真正的好公司不多,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质量堪忧。打开财经网(博客,微博)站,不时都能看到诸如高管被抓、资产查封、股权冻结、财务洗澡、业绩大降、暗箱操作,以及黑天鹅、爆雷、踩雷等等负面新闻,A股投资者更是长期陷于“七输一赢二平”的挣扎中。
原因何在?根本原因就在“退出机制”缺失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西方发达资本市场极少看到的“借壳上市”,在中国却如此之火。每年都有十几例乃至数十例的借壳个案,被炒翻天的也是所谓的“壳资源”或“借壳”概念。可是,今年似乎“火”不起来了。
今年6月,证监会修改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》,创业板允许借壳。可是半年过去了,网上频频出现“创业板借壳第一股”,而真正发布公告的似乎就三家企业:吉药控股(300108,股吧)、山鼎设计(300492,股吧)、达志科技(300530,股吧)。欲争创业板借壳第一股的吉药控股,非但没有夺得这个实名,反而因涉嫌信披违规,面临监管层的追问或处罚。至于号称创业板借壳“实锤”的邦讯技术(300312,股吧)、久吾高科(300631,股吧)、津膜科技(300334,股吧)等等,更是无休止的下跌……
今年沪深退市的12只股票,其中一多半系买壳上市或重大重组企业。如*ST海润、*ST华泽、*ST华信、*ST印纪、*ST大控、*ST神城和*ST华业等等。*ST华泽本系2013年借壳S*ST聚友而来,而S*ST聚友的前身又是成都泰康化纤,S*ST聚友曾被深交所连续暂停上市5年。
就是诸如此类的连续亏损、多次停牌,屡教不改、屡罚不退的企业,成群结队地赖着不走,才“造就”了今日A股市场存在众多的问题股垃圾股。
本来,好公司都不会去“借壳上市”。好端端的一个企业,明明符合上市条件,为什么前门不进走后门?发达资本市场无人问津的上市方式,在我国却趋之若鹜,原因之一就是A股实行核准制,发股必得有批文。证监会发的批文就是给企业的背书,过五关斩六将审批出来的,怎么能轻言退市?这也是A股退市难的重要原因。
如今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“健全退出机制”之后,提及“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”,最近有关部门屡屡发声,就是要在创业板尽快实行注册制。12月13日,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央视财经论坛发表主旨演讲,明确提到“要把科创板半年的经验运用到创业板、新三板”。而实际上,新三板自成立之初,实行的基本就是注册制,即企业挂牌和股票发行交由市场判断。
有意思的是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,前面有“稳步推进”作为定语,而退市制度并无“稳步”的提法。想来这同科创板的注册制由全国人大授权,而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可能还要修法有关。另一方面,退市机制放在创业板改革之前,且如上述并无“稳步”的提法,说明“健全退市机制”来得更紧迫,对股市现状来得更重要。实际上关于退市,我们的法律法规不知制定了多少,现在所需要的只是加大力度,“做”!
注册制管上市,退市制管退市,目的只有一个:提高上市公司质量。目前,中国证监会已经出台了《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》,承诺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,使上市公司整体面貌有较大改观。什么叫“整体面貌有较大改观”?能不能给个量化的指标?